返回知识详情

阶段5 章节 19 我最近经历的陌生拜访




不管是过去,还是现在,由于业务的原因,我都经常需要做典型的陌生拜访。


典型的陌生拜访,我理解包括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个要素:


  • 客户对销售组织甚至品牌陌生:当年在甲骨文拜访中石油财务部,客户说:“呵,我们一直用Sybase,从来没和你们打过交道!”,那我们就说说为什么我会出现在这里...

  • 客户对销售组织的能力和解决方案陌生:例如我在西门子工业软件,客户会问,“啊,你们还有三维设计软件吗?你们不是搞硬件的吗?”,好吧,那我们就从西门子并购UGS谈起吧...

  • 客户对销售人员个人的陌生:这不用赘述了,我经常与陌生客户第二、三次见面,还被客户确定地指着说:“呵,想起来了,你是那个谁来着!”


大约一个月前,我有一次陌生拜访的经历,这是一家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民营润滑油企业(我们叫它XYZ公司吧),6年前与国际知名企业并购重组,目前已经是业界非常重量级的市场参与者了,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过程,有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地方!

我收到电话,说有这样一个企业和这样一个约会,拜访的目的,是介绍一个培训的方案,试图得到对方的认同,在未来的时间拿到一个培训的机会。


这个企业我从来没有接触过,润滑油行业我也没有接触过,而我的背景完全浸淫在工业级产品的领域,即便针对欧司朗、施耐德、惠普也主要围绕工业渠道的设计规划,对经销商的培训经验也专注在Top级合作伙伴的提高和晋级训练。这确实是我的缺陷!


接下来我的动作?


  • 第一时间打开百度界面,输入:“XYZ公司”空格“官网”,登录到XYZ的官方网站,先从“关于企业”看起,里面就一定有“董事长寄语”、“企业概况”、“组织结构”、“企业文化”、“品牌与历史”等等。这与男女约会的原则一样,最好先了解她是什么样的,她从哪里来?然后看“产品与解决方案”、“合作伙伴”等等,这一步非常重要,于我也经常耗时最久,可以看成是陌生拜访在准备阶段的“搭架子”。做好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在于,忘掉陌生拜访的目标和内容,尽可能客观、直白、通透、“无我”地观察目标组织;

  • 我非常钟爱“为知笔记(Wiz)”,当然大家各有萝卜白菜,Evernote(印象笔记)也不错,我一般在打开网页浏览的同时就会进行摘要和笔记,等待下一步的加工处理。内容选择的原则更单纯,就是令我感到有趣、诧异、特别、好奇,我喜欢把这个阶段叫做“摘桃子”,不管有用没用,只要内心会有“咦?”的一声,就把它摘下来;

  • 然后还是百度,输入:“XYZ公司”空格site:blog.sina.com.cn,这个命令会带我去新浪的博客服务器进行定向搜索,我会得到所有与XYZ公司关联的博文,略去证券分析和投资机构文章,其他的无论正面负面,信息量就更大了,同时记得摘要。这个阶段我叫“贴瓤子”

  • 之后,我就对着这些资料发呆,进入整理、思考、发现的过程,看看有没有机会“出点子”


我可以分享一下在资料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心得:


  • 把资料按照时间的顺序归拢起来,有助于你看到企业变革的足迹,以便揣测XYZ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方向;

  • 把资料(例如讲话、发言)依据其中的某些关键人物关联起来,有助于你看到一个阶段中XYZ企业的关键理念和营运重点;

  • 把资料(例如发布、展会、路演)围绕某个产品系列关联起来,有助于你看到XYZ公司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理解与对策;

  • ......


我现在是专注于培训的工作,所以这一切都是帮助我去发现和觉察,客户在能力方面的渴望、需要和确认的努力方向,这背后都掩藏着重要的生意机会,就是他们的不足、障碍和困难...


尼克松访华,随行的记者在发布会上揶揄周总理,“我们看不懂你们的报纸,为什么你们每份报纸上都千篇一律,到处写着为人民服务?”,周恩来睿智地回答:“彼此彼此嘛,我们和你们美国人一样,什么事情做不到做不好,就天天说什么,你们的报纸上不是到处都写着民主、自由吗?”(这个故事是伦家听来的,不知真假!)


哈哈,公开的信息其实很重要,背后都隐含着客户的“痛”,与其每天辗转反侧地猜,就远不如去公开的渠道大大方方地拿来...!


一般来说,经过了“搭架子”、“摘桃子”、“贴瓤子”几个阶段后,针对XYZ这家合资润滑油企业的信息收集工作,不可谓不全面了。


但是,“出点子”的阶段至关重要,其实这是决定一次陌生拜访准备工作质量的关键,能不能基本把握方向,能不能大致了解问题,甚至做到对客户完成初步的诊断工作,这才是前面一切工作的目的。


我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态,大半是惴惴不安的,在网上的海量信息中反复对照、验证,汲取或者榨取其中的有效信息,连点成面,构面为体,唯恐夹杂了自己哪怕一点点成见、偏见,都有可能让这个阶段的工作谬之千里,这其实是大数据营销的基础观点。


对于正面的激励,比如企业的高层在两年来的多次会议中反复提到,“我们要加强对经销商的服务和管理”,应该怎么理解呢?就现状而言,这到底是做得好需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意思,还是与现实需要存在差距而不得不提高呢?看起来不太好做结论。


接下来,对照一些信息,“前CEO于2013年因个人原因离职”、“前销售总监离职”,而且两人均组建或投身于竞争品牌,这些信息串联在一起,可以做出结论了,“企业运营的基础之一经销商团队面临着严重挑战”,这种挑战可能来自关系、人情、利润、新进入者的美好承诺等等不一而足。而这个问题,恰好就是我要在陌生拜访中面临的主要话题,“如何对经销商进行培训,并且在未来推而广之,覆盖所有的经销商团队”!


当我抬起眼光,从眼前千丝万缕、看起来并不关联的数据、消息、报道、评论、专访、博客中,小心翼翼地得出一点结论的时候,对于未来陌生拜访的期待就加强了一步,而那种相伴相生的恐惧也就小了一点...


转眼几天过去了,时间到了,客户的地点非常偏远,时间是下午两点。


我不会驾车,也不擅长认路,在百度地图上认真研究了路线,决定乘一个多小时地铁过去,然后再看。一个选择是早早吃饭,赶在12点半出门,堪堪准时进门口,这不是我喜欢的方式,尤其在陌生拜访的情境中。


所以,我选择了另一个方案:11点出门,12点20分走出地铁,向路边的行人问好了最靠谱的交通方式,是花40元20分钟打一辆黑车,然后进入路边的餐厅用餐,13点15分结账离开,13点40分在客户的大门外守候。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,让我在见到客户之前内心平和,充满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良好情绪。这次陌生拜访的同伴也是陌生的,在那一刻我们才相识。


这是我在陌生拜访中,最常见的状况,其他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我们注意到,这是我个人典型的一些教训:


  • 千万不要使用新外套、新衬衫、新皮鞋、新领带、新电脑、新背包...,确保这些东西都服务你有一段时间了,它们熟悉而且驯服,为你所用,一点点不会拖累你、困扰你、惊吓你或者折磨你;

  • 严守时间的限制,无论到达的时间、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,少做无意义的寒暄,这不是陌生拜访的目标,无论你我态度多么积极,行动多么努力,在一次陌生拜访当中都不足以把彼此的关系推升到巅峰,索性力求平淡,以事为主;

  • 尊重客户的安排,坐在哪里,喝点什么,挨着谁坐,对着谁坐,座位是不是居中,有没有对着空调出风口,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,你都应该做好准备去接纳这一切,而不是去选择,甚至挑剔;

  • 坦诚自己的局限,我不是万能的,我的公司也不是保打天下的南博腕,有些事情确实不是我的专长,但这从来就不妨碍我们可以交朋友,彼此友好相处,寻求其他的更多的合作可能。


14点钟的时候,我们在楼下得到临时通知,要我们就地等待,直到下一次通知。其实,这也很好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计划和准备,而且客户因为日程的临时变更,多少会生出一点点歉意,对于我们的开场只会有好处,不是吗?


我安慰刚刚认识的同伴,“千万不要焦虑,不用去想在会议室里面的竞争对手会做出何种惊世骇俗的表现,我们需要做的是良好发挥我们自己,这既是本份,也是这次陌生拜访的目标!”


等待的时间其实并不难熬。我经常需要在客户的大门口等待、在前台等待,我能看到也有很多与我类似的人们在等待,能做些什么让这一刻增加机会、甚至增加价值呢?


我会到前台报到,不管对方是男性的保安还是女性的行政助理,恭敬地递上名片,说明我是谁谁谁、在等某某某,然后找一个角落落座或者立正。现在,我仍然记得大部分人,那种想要拒绝名片的陌生眼神,毕竟这样对待他们的来访者太少。


打开自己随时携带的书籍、或者笔记本电脑,仍然在学习和研究这家客户的业务,忘掉时间和周围的嘈杂,静下心去围绕今天的话题继续阅读,我做的是阅读而不是思考,在这种情况下的思考一般都是焦虑的意思。


一直到接待的人出现,我们的每次谈话开始都是:“不好意思,时间耽误了一下!”,对方说。我说:“没关系,正好我对你们的业务又多了一点了解!”然后,有机会让对方了解你在阅读的资料,再认真请对方推荐一本书、一个网站或一份杂志,“能帮助我对您的行业和企业有更多的了解!”


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的大部分陌生拜访都是这样开始的话,或许后续的交流会轻松一些吧。


有很多资料和培训都会谈到“破冰”,也能看到很多佼佼者所展现出的超凡技巧、灿舌话术,一个应景的笑话、一段诙谐的自嘲,可能都很好,就像是方清平的自我介绍,其实这是很难习得的,否则,他怎么能靠这个吃饭呢?


但是,始终关注客户的需求、产业的环境、业务驱动的要素、政府的宏观管制,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。关注又怎么样呢?有些朋友会纠结自己好像缺乏归纳、总结的能力和经验,其实,小时候学习唐诗的口诀真心很有道理:“熟读唐诗八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马上开始动手做,然后积累、感悟、体会、察觉,慢慢地成长为其中的高手!


然后,我们就等,大约有1个多小时的等候吧,轮到了我们的时间。


开场的寒暄很少,直奔主题,问题也讨论了不少,对的错的,也拿到了反馈,客户很客气地提出了一些蛮尖锐的问题,我也没有夸大或遮掩,一一都做了回复,会谈的气氛一直不错。


我面对三个人,其中有两人在会议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参与和反馈,第三位是女士,看起来对业务非常娴熟,着装的风格也与另外两人有不小的差别。我在陈述的过程中,一直在留心他们之间的互动,希望能够看到这个三人组的关系和议事的风格。


在结束的时候,女士做了一番全面的总结,然后转向他的伙伴:“你看看,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一问!”他来回翻阅着自己的笔记,很沉稳地回复:“我没有什么别的问题了,您继续!”。到这个时候,我们才开始了一点点寒暄,哪里人啊,口音啊,老乡啊种种,这些话题作为正式沟通之后的一个花边,通常也是不能缺少的润滑剂,能够让人际之间的交流变得弹性、活跃,但永远不要喧宾夺主,把闲聊变成了陌生拜访的主要内容。
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穿插着谈到客户后续的一些流程安排,也约定了继续跟进的主要接口,预计的约谈时间是1个小时,我们大约在55分钟的时候结束了沟通,宾主双方在会议室门口握手道别,这次的陌生拜访就算是告一段落了。


以前我反复谈论到,陌生拜访从来都不是追求成交的主要场合,尤其在工业品领域中更是如此,陌生拜访的目标在于为下一次交流铺垫基础,所以我在热切地等待下一次见面的机会!



为道日损之营销生涯
(0份评价)

讲师: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