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知识详情

阶段8 章节 31 第一次送礼




第一次送礼,当然也是在上海。


“送什么?”,作为一个全新的销售菜鸟,那时候的我压根就没有什么好的创意,当然主要是听领导的建议。


我提到过,我的第一位销售经理是周姓的上海人,那时候长得非常漂亮,高大健壮、唇红齿白、白中透红的那种样子,牙齿很白很齐。“去市场部领点!”,所以,我最初赠送客户的礼物,其实都是市场部的小姑娘们说了算的,打开柜子,全是那种“免费拿爱不释手、花钱拿一定不要”的精美礼品,共同点是都有公司的标志“长天PANSky”,皮的、铁的名片夹、横的、竖的钱包、BP机套、英雄笔、领带夹、还有那时候很前卫、时髦的手包,花花俏俏的一柜子。


当时,好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初阶的销售是不能领很贵的礼物的,这是我脱离菜鸟级别后才知道的。


其实,那时候,自己对自己的客户活动能力没什么信心,也担心申请了太贵的“糖衣炮弹”,没有生意的结果反而不好交代。装模做样地选了选,“这个两个,那个五个,那个三个...”,签字转身。那一刻,如果有同事从远处看过来,就会发现我一脸的喜色,“每样先给自己留一个!!!”,哈哈,初来乍练,其实就这么一点点情趣和节操。


第一次出差,就稀里糊涂地把这些小玩意都送出去了,连预备给自己的私房货也没有留下,然后安慰自己:“贼不走空,以后有的是下手机会!”。


后来,我细细地回忆起来,那时候的我仍然有一些模式:


  • 我总是敲开门,坐下来,忙不迭地递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!似乎因为笃信“有礼走遍天下”的古训吧,希望急急忙忙地把礼物递出去,这样或许能够换一个好的开局,后来的我变化很大,总是在结束的时候递上礼物,或者索性不送;

  • 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,就是那些客户总是毫不例外地把它搁在桌边,或者扔到一个抽屉或橱柜里面,极少会把玩或者端详。

“为什么客户好像不在意呢?”,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我好一阵子。


当然,比较不费脑子、比较流行共通、比较简单自然的解释都是与人性有关的:他们收礼物都收惯了,所以不关心了!


后来,过了很长时间,我慢慢地与客户们熟络起来,就有了一些机会,他们在我面前打开了那个“神秘”的抽屉,我才发现,原来里面闲置着很多这样的小玩意,真的、假的、高仿的,带Logo或不带的,就好像行政部姑娘的礼品柜。


那是1995年吧,我被震撼了,不是因为眼前的琳琅满目,而是因为突然意识到了“人云亦云”、“千人一面”的无奈和无聊。从那时起,我在礼物的选择方面变得谨慎和认真起来,赠送礼物的次数也减少了,当然,也开始地从客户的“神秘抽屉”里面经常收到礼物,大多应该来自其他的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也不一定。


说实话,在母亲确诊糖尿病之前,每年妈妈喜欢的月饼都是这样来的


其实,不独是中国讲究“礼尚往来”,西方社会的情境是相仿的状态,但是,他们的商业思想与实践发展得更早、更充分,所以,延续到今天,实物化的表现弱了,表面化的渠道也少了,更隐蔽和更趋实际,我们撇开不谈。在我们的身边,礼物的选择其实是很有学问的话题。


山东的L君,计划了一次对当地一位地产董事长的陌生拜访,做了很多客户背景的调查与信息收集,准备赠送一份与董事长个人兴趣非常直接关联的礼物。我认真地说服他改动了计划,推荐了吴晓波的极品大作《激荡三十年》。


陌生拜访中礼物选择的首忌,就是要避免令客户感受到“被研究”和“被琢磨”、“被窥探”的风险,我经常称之为“过度规划(Over Planning)”。


如果偏巧这个客户又是高层管理者的话,这个问题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死穴。山东这位年逾不惑的董事长起于草莽之间,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的风风雨雨无一例外,尤其是三十年来的飘摇辗转,很多感受、体会就在那一刻被这本书籍打动,双方的话题转入了对人生经验的分享和聆听。


有一年我准备离职,去外地拜访和交接客户,恰好遇到“情人节”,我自费替客户给他的夫人准备了一条手链,“我知道您最近很忙,恐怕根本顾不上,所以我替您选择了一份礼物,送给嫂子,祝你们白头偕老!”。我们在用餐的时候,他的儿子替自己的父亲帮妈妈佩戴好手链,我看到眼中有一丝泪光闪动。


礼物选择的第二个原则,要务必考虑到情境的因素,可以简称为“情境礼物(Situational Gift)”。


一个销售人员无论结婚生子与否,在年底11月份到来年的1月份,都应该关注大学生分配的话题;在每年的4、5月份,都应该关注入托、入学、小升初、中考、高考的话题,因为,你对面的那个客户或许正陷入到深深的纠结和茫然当中,你可能没有能力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,但你的关注仍然会令客户找到一个倾诉的机会。如果你恰好有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新鲜观点,可以帮孩子在填报志愿时更有方向感,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份难得的礼物。


上海人其实是很有趣的,94年、95年的上海很流行给客户送奶油蛋糕,那时候没有满大街的好利来或者BreadTalk,奶油蛋糕都是来自专门的西餐厅,比如红房子,或者高档大酒店,比如和平饭店、波特曼等等。一个精致的奶油蛋糕递到客户手里面,在当时就可以用“高大上”来形容了,今天当然会落个“我伙呆”的命运。所以,礼品的选择也务必要做到“与时俱进”。


96年春节前后,我来到常州这个精致的小城,全城热卖刮刮卡(即开型彩票),我买了好几个大包装,让客户回到家里和孩子们一起,挂到指甲发黑、时而兴高采烈、时而捶胸顿足,为第二天的谈话留下了很好的开局。


回想起来,送礼物其实是个很重要的话题,“雪中送炭”、“千里送鹅毛”都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,需要我们去感悟和琢磨。


为道日损之营销生涯
(0份评价)

讲师:

查看更多